
中国历代乐论选
作者:杨赛
ISBN:978-7-5675-7273-7/I.1845
开本:小16开
定价:54.00
所属分类:高校教材>通识课>公共艺术
本书是中国历代阐述音乐理论的文章汇集。全书以时代为序,共分七章,分别为:先秦乐论、秦汉乐论、魏晋南北朝乐论、隋唐五代乐论、宋辽金元乐论、明清乐论、近代乐论。全书所选,以理论性的作品为限,有的出自著名乐论家,有的出自著名乐论专著,有的阐明某种音乐理论,有的指导一代音乐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先秦乐论1
导论3
第一节尚书·尧典8
第二节周礼·春官宗伯10
第三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14
第四节国语·周语下19
第五节老子26
第六节论语28
第七节墨子·非乐上34
第八节孟子·梁惠王下39
第九节庄子41
第十节荀子45
第十一节韩非子·十过51
第十二节吕氏春秋54
第二章两汉乐论65
导论67
第一节淮南子刘安69
第二节春秋繁露·楚庄王董仲舒74
第三节礼记·乐记77
第四节史记·乐书司马迁96
第五节说苑刘向100
第六节新论·琴道桓谭105
第七节白虎通论·礼乐班固107
第八节汉书·艺文志班固109
第九节论衡·感虚篇王充110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乐论113
导论115
第一节列子·汤问张湛119
第二节乐论阮籍123
第三节声无哀乐论嵇康127
第四节宋书·乐志序沈约133
第五节文心雕龙·乐府刘勰138
第六节南齐书·乐志萧子显144
第七节高僧传·经师慧皎149
第八节魏书·乐志魏收153
第九节刘子·辨乐刘昼158
第十节古今乐录智匠163
第四章隋唐五代乐论169
导论171
第一节隋书·律志魏征179
第二节隋书·音乐志魏征181
第三节贞观政要·礼乐184
第四节乐府解题吴兢186
第五节乐书要录·辨音声·审声源武曌元万顷等
188
第六节太乐令壁记刘贶191
第七节素琴传司马承祯194
第八节教坊记序崔令钦199
第九节琴诀薛易简202
第十节琴会记柳识205
第十一节送孟东野序韩愈206
第十二节乐出虚赋吕温210
第十三节羯鼓录序南卓212
第十四节旧唐书·音乐志刘昫215
第十五节新唐书·礼乐志欧阳修220
第五章宋元乐论223
导论225
第一节琴史朱长文228
第二节乐书·序陈旸235
第三节碧鸡漫志王灼238
第四节通志·乐略郑樵240
第五节朱子大全朱熹243
第六节大乐议姜夔254
第七节文献通考·序马端临260
第八节词源张炎263
第九节琴律发微陈敏子267
第十节唱论燕南芝庵273
第六章明清乐论281
导论283
第一节传习录王守仁286
第二节杏庄太音补遗序萧鸾289
第三节南词叙录徐渭291
第四节曲律魏良辅294
第五节曲律王骥德300
第六节度曲须知·收音问答沈宠绥317
第七节溪山琴况徐上瀛321
第八节山歌序冯梦龙335
第九节闲情偶寄·演习部李渔337
第十节明史·乐志张廷玉等347
第十一节乐府传声徐大椿349
第十二节顾误录·度曲八法王德晖、徐沅澂355
第七章近现代乐论359
导论361
第一节中国音乐改良说(节选)匪石363
第二节欧洲音乐进化论序王光祈368
第三节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乐曲学梁启超378
第四节在大同乐会演说郑觐文381
第五节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的问题青主383
第六节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黄自389
第七节机械音乐钱学森392
第八节中国新音乐的展望吕骥402
第九节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于音乐艺术所应有的
认识贺绿汀408
第十节复兴国乐我见萧友梅414
附录: 课程标准418
后记423